一、无形资产评估—商誉减值测试的评估方法?
减值测试评估对象确定不正确商誉属于不可辨识的无形资产,因此无法单独进行转让、出租等经营活动,也无法直接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商誉减值测试评估对象通常是包含该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的组合。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商誉减值测试时,需要先辨识、确定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并且由于商誉是出现在企业合并口径的财务报表中,此时的报告主体是虚拟的合并口径报告主体,不是单体的母公司报告主体,也不是单体的子公司报告主体。
因此在进行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辨识时,需要在合并口径的报表中辨识出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的组合,而不是在母公司的报表或子公司的报表中辨识。
目前,绝大多数商誉减值测试报告中均没有与商誉相关资产组辨识这一程序,而是简单选择当初并购时的并购对象的股权作为评估对象。
这种处理方式不符合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测试的相关规定。
商誉产生的前提是并购对象必须形成一个或者多个业务资产组。一个并购可能会形成对应不同业务资产组的商誉,需要针对不同业务资产组的商誉分别进行减值测试。
因此,必须先进行相关资产组的辨识与确定。
商誉大多是通过并购企业股权而形成的。一旦并购完成,计量商誉的单元就改变为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不再是原被并购企业股权。减值测试时,不再以该企业股权作为评估对象。
很多减值测试报告中还包括非经营性资产、溢余资产等。这些资产明显与商誉无关,包含在报告中不正确。
在相关业务中,减值测试需区分不同业务板块进行。但实务中,将不同业务混在一起测试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不同业务形成的商誉没有分别计量,没有分别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初始形成的业务不再继续,企业更换了主营业务,但减值测试时,将原主营业务的商誉“变更”为新主营业务的商誉;企业原主营业务持续,但又新增业务,对原主营业务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包括新增业务收益等。
这些做法都不正确。“可回收金额”理解不清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该资产在现有企业按照现有的经营模式持续经营前提下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评估准则中定义的在用价值,是指将评估对象作为企业组成部分或要素资产,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对所属企业的贡献的价值估计数额。
企业组成部分或者要素资产按其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对所属企业贡献的价值估计数额就是需要采用未来预计的现金流进行计量。
因此可以认为相关会计准则定义的可收回金额中的“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该资产的“在用价值”。
在用价值与公允价值并不相同。
在用价值会受到使用者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当然,不考虑这些影响时,在用价值会达到市场参与者的平均水平,成为公允价值。
目前,在许多减值测试报告中,对采用收益方式测算“在用价值”和“公允价值”存在着理解不清晰、处理不恰当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将估算在用价值的收益法与估算公允价值的收益法混为一谈;在测算与商誉相关资产组的公允价值时,仅考虑资产组的整体转让,不考虑资产组的“拆整卖零”方式转让。
在测算与商誉相关资产组的公允价值时,理论上存在两种转让模式:将该资产整体转让;将该资产拆散,分别转让各单项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估算每一单项资产的转让公允价值时,需按各单项资产最佳使用前提估算。
在用价值测算的现金流模型选用不正确资产减值准则规定: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
如果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是税后的,应当将其调整为税前的折现率。
收益模型中常见的包括全投资现金流模型和股权投资现金流模型两种。在计算股权现金流的公式中,经营净利润应包含利息支出,现金流计算中还包括负息负债本金的增加等。这些显然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事项。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在用价值测算的现金流中不应该包括利息支出、负息负债本金的增加等事项,因此股权现金流模型不适用于资产减值测试,当然也不适用商誉减值测试;相反,全投资现金流模型中则不包含上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事项,也就是说商誉减值测试应该采用全投资现金流模型。相关会计准则还规定,在用价值测算的模型中不应该包括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如果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是税后的,应当将其调整为税前的折现率。这些规定都要求在进行与商誉相关资产组在用价值测算时,应该采用税前现金流,而不能采用税后现金流,同时折现率应该采用税前的折现率。这里的所得税指的是会计报告主体的所得税。主要市场不明确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明确主要市场是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基础,因为商誉减值测试的相关市场数据、对比案例等都应该在主要市场上选取,不明确主要市场就无法确定评估中所选择的相关参数是否合理、准确。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国内上市公司收购境外标的公司,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并购所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应首先明确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的主要市场是国内市场还是境外市场。选择不同市场,就要选择不同参数,也会有不同结果。另一种案例是反向收购。其实质是标的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此时,在合并报表上反映的商誉是标的企业收购上市公司业务的商誉。在其形成过程中,实质是标的企业按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收购股权,但收购完成后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评估对象不再是上市公司股权,而是其业务资产组。此时,主要市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同时,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在选择估算公允价值的方式时,应该遵循上述原则。处理“在建工程”的方式不恰当根据资产减值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中如果包含“在建工程”等在建资产,应当将其纳入评估预测范围,也就是需要考虑其未来达到完成状态的所有投资,同时也需要考虑其未来所产生的收益。不能按照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将其作为所谓非经营性资产加回的方式处理。
二、闻泰科技什么时候商誉减值?
这个要看上市公司意愿,如果收购的公司利润达到预期那就不需要减值,如果不达预期,有可能一次减值。
三、如何看待众泰汽车,以及众泰福特新能源?
众泰怎么样大家心里有一杆秤。但是为什么福特和众泰合资。坊间传闻是为了应对油耗政策,因为众泰的新能源做的不小,有部分指标可以出售,福特油耗压力大。
但是福特最近是销量惨淡,想靠新华福克斯翻盘,但是今年年景不好,希望不大啊。所以和众泰弄合资公司的事情……应该不会太快吧,车型能在五年内看到?我去买个枕头睡一睡。
四、众泰汽车品质如何?
要买众泰的朋友们,我只有一个建议:到你所在地众泰4s店的员工停车场看看有没有众泰的汽车!(内部员工价是8.2折)
五、如何看众泰汽车?
近日众泰汽车复活的消息可以说是捷报频传,而且计划布局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很多网友又开始纷纷调侃,特斯“泰”的梦又有望了。
众泰汽车诞生于2003年,靠着模仿豪车的外形被消费者关注,因模仿奥迪Q5的众泰T600一炮而红,随后被人们俗称的保时“泰”实为众泰SR9的车,更是让众泰这个品牌名声大噪,在网络上保时“泰”的名字已经成为了网友的“家常话”。本以为是成功的开始,没想到已是巅峰,在接下来的几年了,众泰的销量一路下滑,直至2020年众泰被爆资金链断裂,亏损达百亿以上,随后旗下多家子公司以及母公司被破产结清。就这样一代“神车”倒下了,无数人的“豪车”梦也随之破灭。
而最近一个号称“白衣骑士”的江苏深商,拿着20亿的投资款来救众泰,并且最新消息称二十亿重整投资款已经全部支付到位,众泰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按照规划,众泰未来将从恢复优化传统汽车业务,升级拓展网约车、微型电动车等方面发力,并有望向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发出冲击。就此很多网友好像看到了10多万的特斯“泰”,距离开豪车就差一个众泰。但真的会这样吗?
我觉得不会,众泰此次回归后应该不会再走模仿的路,因为历史告诉他们看似走了捷径登上了巅峰,实则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深渊。从2020年众泰公布的TS5就可以看出,众泰开始了追求自我的路,而不是在去造下一个兰博“泰”,法拉“泰”了。而且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因为别人还不够完善。
最后,希望众泰能再次成就非凡,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自己,也让我们为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加油吧。
亮哥说车,只挑实在的说!
六、众泰汽车别名?
皮尺部,山寨汽车,中国底部人的豪车梦
七、众泰汽车咋样?
众泰汽车是一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创立于2003年,目前已经在海内外拥有广泛的知名度。众泰汽车专注于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其产品线涵盖轿车、SUV、MPV等多个领域。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众泰汽车凭借创新技术、优质服务和不断提升的品牌形象,一步步走向成熟稳健的发展之路。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众泰汽车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八、众泰汽车众泰5008怎么样?
本人一个月前刚买了众泰50081.3时尚型.不是汽车老手.技术上的问题不太了解.. 开了第5天遥控锁坏了.下了3天连阴雨.雨刷也坏了.反正就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还好我家里维修地不远..呵呵. 主要就是很喜欢这个车的样子..买的时候.我爸就不同意.说这个车牌子不行.质量口碑什么的都不太好.看自己喜欢的程度了.不知道你是男还是女.如果是男的而且身材很魁梧的话.建议不要买.空间很小.我开正好.我爸上去就觉得很小.. 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再问我恩.. 还有.5万9千提的车.整车手续车牌下来.大概花了6万5..
九、众泰汽车众泰2008怎么样?
您好,众泰2008的外形基本就是山寨丰田特锐的,车子经济性还可以,价格不贵,但是小毛病不少,这款车已经停产好几年了。
十、众泰汽车还会复活吗?
说到众泰汽车很多朋友应该还有点印象,毕竟在破产之前也曾凭借“保时泰”的绰号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在停摆两年后,近日ST 众泰发布《关于汽车整车复产情况的公告》,根据此公告显示,众泰在2021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整车的复产工作,并宣称第一批复产的T300将于10月20日正式下线。
缺少核心技术,T300难成“燎原之火”?
众泰T300的复产下线意味着停产许久的众泰品牌也随之复活,那么众泰T300能否成为“燎原之火”,让众泰品牌逆势翻盘呢?
其实早在今年7月份,众泰T300就在工信部完成了申报,根据之前的申报信息来看,此次复产与原车型并无太多变化和升级,依旧是以前外观造型,依旧是搭载1.5L发动机。众泰T300其实是众泰在2017-2018年期间生产的车型,车辆定位是一款小型SUV,此前售价为4.59-9.38万元,属于偏低端的车型,那么众泰是想凭借低价再次打开市场?
众泰T300
其实早在2017年期间,众泰汽车还是“火”了一把的。众泰汽车靠着“皮尺部”直接将保时捷“原模原样”地搬了过来,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保时泰”的名号也是这样来的。那个时候国内的自主品牌都还在摸索发展中,都还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保时泰”也才会因为抄袭、模仿出圈。
众泰SR9
不过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的自主品牌早已不是之前的“少年”,比亚迪有自己核心的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混得“风生水起”,长城、长安、吉利等品牌也不甘示弱,都有自己核心技术,所以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再看众泰似乎一直以来都只有“大胆”地抄袭,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没有好的产品力,仅仅想靠低价吸引用户恐怕有点难。虽然众泰T300成功复产,但是拿几年前的产品来糊弄消费者,又有几个人会买单呢?
T300内饰在现在看来已经略显“老气”
布局新能源还有希望?
另外,在今年6月份众泰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其中约47亿元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这一举动自然是为了布局新能源市场,为众泰再寻一条出路。
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下,新能源赛道确实还存在一定的机会,不过目前新能源领域也已经竞争十分激烈,起步较早的“蔚小理”已经有了月销过万的爆款车型,并且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入了“战场”,虽然是后程发力,实力却不容小觑,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已进入月销10万辆的时代。在这样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重新出发的众泰汽车想杀出一条道路,也不是一件易事。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众泰复活之路必将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显然仅仅靠复产一款过时的车型是不能做到的。在复活之路上众泰更应该将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毕竟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现如今仍靠着借鉴模仿已经不会有出路,如果不能有技术上新的突破毕竟再被市场淘汰。最后,我们还是希望众泰能够搭上新能源汽车这班车,在时代浪潮中找到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