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联播与地理的关系
新闻联播中有五分钟是国际新闻,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世界地理知识!这是新闻主持人的必要知识!
二、今天的世界十大汽车公司是什么?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 汽车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球,汽车工业已按地区形成三大系:欧洲车系、美洲车系和亚洲车系,并有十大汽车公司分布全球,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本田、沃尔沃、宝马、标致-雪铁龙、菲亚特。 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以及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现已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 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于50年代,如今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国中的佼佼者,成为亚系的代表。1980年日本汽车工业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汽车业霸主。其主要汽车公司有丰田公司,产品包括“凌志400”高级轿车,“沙漠王子4500”越野车;日产汽车公司主要产品为“尼桑”、“蓝鸟”、“总统”牌轿车。 欧洲是汽车生产发祥地,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这里已是汽车公司迭出,形成割据竞争。欧洲汽车大国首推德国,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既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目前,大众公司已拥有四个子公司:大众、奥迪、西雅特、斯柯达。名牌轿车产品有“奥迪”、 “桑塔纳”、“帕萨特”、“海风”等,以及被称为欧洲猎豹的“波尔舍”赛车。 世界汽车工业五大跨国集团 如今汽车工业已走向国际化,形成世界汽车工业五大跨国集团。 一、通用—丰田—五十铃—铃木—大宇—日野—大众集团,年生产汽车能力1500万辆。 二、福特—日产—马自达—起亚—裕隆集团,年生产汽车能力400万辆。 四、雷诺—标致—雪铁龙—沃尔沃—麦克集团,年生产汽车能力550万辆。 五、菲亚特—波兰—南斯拉夫集团,年生产汽车能力570 万辆。 上述集团总生产能力达4000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各公司的子公司遍布150个国家和地区,垄断世界汽车工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欧洲第二大汽车王国法国,有两家汽车公司称王称霸:雷诺汽车公司和标致-雪铁龙公司。前者生产雷诺系列,1994年,雷诺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公司合并。标致-雪铁龙的赛车与轿车一样蜚声海内外,1993年推出的“桑蒂雅”轿车,迄今已获30多项国际大奖,产量达62.5万辆。 意大利的菲亚特是全球第一个大型的微型汽车厂家,共有 179个生产厂分布在18个国家, 80年代风靡中国的“拉达”、“ 波罗乃茨”即是由菲亚特技术转让生产的。
三、国际油价飙升会给国内汽车销售带来何影响?
总体来说,未来1-2月内油价很可能出现上调;而油价上涨将降低车市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中低端车型(包括紧凑型)。另外,许多消费者将推迟购买时间,或者调低排量选择;对油耗的注重也会强烈。这对于空间宽舒的中级车和油耗经济的日系车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油价上涨如果明显,将对车市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紧凑型市场增速放缓
记者认为,油价上涨之后,中级车以下受到影响最大,另外,低端的SUV也会受到冲击。紧凑型车的购买者主要用于代步,其购买力本来就有限,高企的油价使得他们无法承受使用成本。今年尽管紧凑型新车众多,但是其市场容量并不会增长很快,相反,其比例会下降,而增速也可能出现负增长。这与国人偏爱大空间(经济实力和家庭使用决定空间很重要,气派也是一个因素)、紧凑型车主抗通胀能力偏弱有关。
所以,油价上涨对于紧凑型市场并非好消息。首先,这个市场的买家,本身消费力就不高,使用成本上升更是影响消费意愿;其次,国家并没有利好消息支持(比如减免购置税、过路费和养路费,或者出台燃油税,所以大家的用费差不多)。而且,中级车和紧凑型的油费开支相差不大。
■混合动力车等节油型产品并不会因此热销
混合动力车市场本来就不大,而大多数买家也并非是因为省油或者环保的缘故来选择此种车型,感觉个性、前卫或者时尚倒可能是真实原因。 所以,有经济实力的人不会因为节油而选购,消费力偏弱的人本来就买不起(混合动力车本来就比同级汽油车高出20%-35%)。油价涨了,普锐斯、CIVIC混合动力版并不会马上热起来;而热销的LEXUSRX400H或者600HL和油价的涨跌并没有大的关系,看看价格就明白了。
■高档车的消费不受大的影响
高端SUV或者轿车的销售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人本来对价格的敏感度就不高。如果说有影响,可能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致使行业利润下滑,或者投资收益缩水,使其推迟购买时间或者改变换车的打算。记者一些金融行业的朋友,今年都调低了购车的预算,这就是一个例子。
■油价将小幅调高车企生产成本
因为原油是许多材料的生产原料,相关的零部件的成本将小幅上涨,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一点,对于轮胎、润滑油、塑胶企业的影响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