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磨合期费油
何为磨合期,其实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将直接接触的这一部分磨掉,这段时期叫做磨合期。每辆新车售出后在车主手里都要经历一段磨合期。因为汽车组装前,每个运转的部件都是分别加工的,在加工零件时都存在几何偏差,所以组装后,有些运转部件会局部直接接触,润滑油难以进入摩擦表面,造成早期磨损。
磨合期对汽车的影响:使用寿命及油耗影响很大,因为磨合期的磨损会使零件表面拉伤造成疤痕,这个粗糙的疤痕会增大摩擦阻力,这个疤痕还会容纳金属屑、油泥等含颗粒的杂物,这些杂物在运动中会使磨损继续扩大,最终会引发故障,所以磨合质量决定着整车的寿命。汽车在磨合期内需要磨合的部件有:发动机曲轴、轴瓦、凸轮轴、缸套、活塞环、正时链等,变速器齿轮、摩擦片、制动带、同步器,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轴承、刹车碟(鼓)刹车皮,轮胎面等。在磨合期内由于摩擦阻力大,消耗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较大,另外刹车系统不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所以也需要控制行车速度。因此在磨合期内要注意几个事项:
1.控制发动机转速:
磨合期行驶不是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而是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转速控制在2000-3000rpm(汽油机)之间发动机的负荷是最轻的,由于磨合期润滑不良,过高的转速容易使部件拉伤,转速太低(挡位太高),发动机做功的力量变成了冲击,同样会造成磨损,所以一定要勤换挡位,控制发动机转速。自动挡汽车只需要把发动机转速控制在3000rpm以下就可以了。
2.减少负载:
磨合期由于不能达到最佳润滑状态,加重负荷会使磨损加剧,所以在前500公里内尽量减少负载,3000公里的磨合期内都不要超过最大负载的50%,磨合期后再逐渐增加负载。另外制动系统没有充分磨合,制动效果不佳,也需要减轻负载。
3.不要过早换油:
汽车初装油是磨合期专用的润滑油,要求机油粘度低,散热性好,清洗性、抗氧化性能优越,有些车厂还加入了有利于磨合的研磨剂,所以磨合期机油不要过早更换。不用担心磨屑过多,因为它们会留在滤清器里,按照厂家规定时间换油就可以了。磨合期过后的首保换油也很重要,仍需使用较低粘度的机油,例如:SAE5W30的粘度。
4.不要使用添加剂:
新车主非常爱惜自己的新车,此时也最容易受人游说购买一些所谓“保护用品”。磨合期机油加入添加剂后,会严重影响磨合效果,延长磨合期,甚至会与机油添加剂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油泥或出现气泡,气泡会使油压降低,同时使润滑不良更加恶化,加快了磨损的速度,所以磨合期内不要使用任何添加剂。
5.起步前预热:
新车在起步前一定要预热,所谓预热实际是给发动机一个充分润滑的时间,由于启动后润滑油不能马上到达摩擦表面,所以要等到润滑油已到达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件(尤其是涡轮增压车型),才能起步。充分润滑的时间会因气温、润滑油粘度、机油滤清器的透过性的影响而不同,所以为确保润滑到位,至少要一分钟以上。
二、为什么汽车要磨合期?什么意思?
磨合也叫走合。汽车磨合期是指新车或大修后的初驶阶段,一般为1000~1500公里,这是保证机件充分接触、摩擦、适应、定型的基本里程。在这期间可以调整提升汽车各部件适应环境的能力,并磨掉零件上的凸起物。汽车磨合的优劣,对车的寿命、安全性、经济性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出厂后的新车,虽然已经进行过磨合,但是零件的表面依然较粗糙。另外在加工、装配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一些很难发现的隐患。另外,新零件与配件间,有很多金属粒脱落,这些金属粒不仅使零件间的磨损加剧,而且落入机油后还会使机油的质量下降,影响了润滑的效果。由于新的零件在运行时摩擦阻力比正常时期大,所以油耗也会比较高。
三、磨合期对车重要吗?
非常重要,汽车的磨合期不仅包括发动机的磨合,还包括变速箱的磨合、刹车的磨合、车胎的磨合等最好选择一名老司机对车子进行最初的磨合,期间避免急刹,急速过弯,急加速等;一般汽油机在磨合期内最高转速不要超过2000—3000转,柴油机则以1000-1500转为宜,转速太高发动机负荷增加,损伤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