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北汽促卡汽车

立足中国谋篇世界,北汽集团“战舰”闪耀上海车展

138 2024-06-07 15:31

全球汽车人相约“魔都”,异域风情充斥着国家会展中心,这样的上海车展真是许久未见。

灯火璀璨、百花竞放的主舞台上,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出击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遥想当年每一届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车展,合资品牌绚烂绽放,总会与方兴未艾的中国品牌展台形成强烈反差。不料想匆匆数年,勤奋且斗志饱满的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将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客流量“倒置”了。

这背后当然有智能电动车时代,为中国品牌打造行业新赛道的因素,但见证中国汽车发展的人们都明白,“加倍努力”才是中国车企以浩瀚之势在舞台绽放的根本因素。

起步不占据优势,但凭借后天努力“后来者居上”,中国车企的发展阶段少不了“合资时代”的助推。然而如何对待合资模式?不同的企业把战略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流于表面的企业用市场换销量和利润;远见型企业,用市场换技术;唯有具备长期战略型的企业,寻求的是将中国汽车品牌融入世界。

本次上海车展,在中国汽车市场深耕数十年,扼守首都工业的“咽喉要道”的北汽集团,就面向全球汽车人展现出了“第三类”企业的战略深度。展台上,不仅有定位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的极狐新车,以及气场堪比库里南的BJ60霓影版,疯狂收割着观众的目光,四处奔走的海外友人,更在无声中传递出北汽集团志在全球市场鏖战的目标。

思维前瞻格局打开,合资事业持续“精进”

一面是汽车行业全球化的大融合,另一面是合资股比放开对于合资企业股东双方的冲击,纵观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可以看出,身处其中的大多数企业都在举棋不定的转型焦虑之中。究竟是维系微妙的合资企业关系,还是趁着智能电动赛道的红利,将战略重心迅速转移?这是一个舍与得的关键抉择。

然而在复杂的变化当中,北汽集团“稳合资”的战略选择似乎从未动摇,旗下合资企业的发展放之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也堪称稳健。

细数北汽集团在乘用车领域布局的两家重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在豪华车市场的领军者地位不用多说。作为现代汽车发明者,以及全球首屈一指的豪华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的设计水平与制造标准,都是值得全球汽车工业学习并效仿的长期目标。

在北京奔驰的体系中,这家在中国豪华车市驾轻就熟的合资车企已经将前驱车、后驱车、电动车三大车型平台落实“中国智造”,发动机与动力电池工厂不仅相继落地中国,实现产业链的本土化,更放眼全球冲出中国实现了“内销转出口”,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车产品更是进一步贴合中国用户需求,为中国消费者而持续升级产品力。2022年12月28日,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 SUV正式发布。作为“中国制造,专属中国”的缩影,北京奔驰凭借先进制造工艺、智能生产体系与严苛质量管控,全面保障了新车的产品品质,以接近满分水平体现了首都汽车工业的高端制造能力。

与此同时,在主流乘用车市场,北京现代的顽强“守擂”亦在坚实落地,开始重塑品牌向上和技术进阶之路。作为全球销量第三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与北汽集团的合作,在过往20年中打通了“家用车普及”的道路,助力“国产合资品牌”从比拼性价比迈向比拼高品质的转型之路。

虽然在过去几年,北京现代为首的韩系车遭遇市场下滑、份额萎缩的压力,但股东双方坚定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从未动摇。

2022年北京现代获得了中韩股东双方60亿元的增资,标志着双方更近一步的紧密合作。与此同时,双方股东还承诺在电动化转型、产品升级及渠道布局优化等方面持续探索。

北京现代20周岁庆典中,企业更是发布了“2025向新计划”,绘制了北京现代在产品转型、品牌向新、服务创新三大领域的进阶路径,进击2025年年销50万辆以上的目标。

从豪华品牌到主流合资品牌,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从引进合资伙伴到升级合资企业本土化战略,可以说在合资板块业务的运营思路上,北汽集团的战略思维和视野格局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创新求变。坚持互利共赢,融合全球思维,打法与时俱进,北汽集团在合资合作的运营上可谓持续“精进”,合资板块营收和盈利也逐年水涨船高。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做大做强扬帆出海

从零开始起步的中国汽车工业,因为合资合作的顺利推动,通过“把师傅请进门”的方式,让本土汽车产业和中国品牌的发展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但是从汽车大国蜕变为汽车强国,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中国企业要通过自身努力形成竞争力十足的技术和运营体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对于重资产、长周期和技术密集的汽车产业来说,突破每一个关卡都会经历重重阻力。特别是在全球汽车一体化的当下,依靠单打独斗大获成功的情况,显然已经成为过去时。

以巩固长板、补齐短板为核心目的,北汽集团在企业价值链的开拓上,不仅聚焦在整车层面,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心态也渗透到研发、制造的每一个价值链。外界能够轻易感知的,就是北汽集团近些年来不断延揽的专家型人才和持续拓宽的高质量“国际朋友圈”。

1月份,北汽集团与伯特利汽车签署五年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在底盘、车身及智能驾驶业务领域合作;2月,与博世中国和地平线签署合作,分别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芯片领域加深合作,加速智能汽车业态布局;3月,与北京工业大学签订协议,成立人才培养方面的校企合作体系;3月13日,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共同开展动力电池产品开发。

算上此前与博世、华为、百度、麦格纳等世界一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合作,北汽集团实质上已经形成推动汽车产业,以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的高价值全产业链。

最显著的成果,就是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已经完成主流产品系列的大集结,以强势姿态挺进智能电动化时代,以及北汽集团系列产品,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取得的不俗战绩。

上海车展的舞台上,基于正向研发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的极狐汽车,已经通过联手华为、百度等智驾合作伙伴,达到高端电动车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

海外市场方面,在北汽集团展台上首度亮相的中型SUV新北京X7,其整个车系在越南市场已成为爆款,销量稳居中国乘用车第一;紧凑型SUV北京魔方,也已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在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罗马尼亚等市场实现销售。

纵观北汽集团的“出海”历史,2022年实现海外出口10.4万辆;商用车连续12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今年1-2月,北汽海外业务更是实现整车出口2.4万辆,同比上涨61.34%……

可以说,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完善产品布局,到“燃油车+新能源车”双管齐下的技术储备,北汽集团“出海”踏准了中国品牌做大做强、集体“扬帆出海”的鼓点,而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大格局和大视野,势必助力北汽集团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智能电动车“出海”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收获颇丰。

写在最后

北汽集团数十年如一日推进“大自主”战略,踏踏实实造好车,不仅成就了自己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江湖地位,之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也彰显出作为“首都工业名片”的使命担当。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汽车市场也将从原有的增量市场快速过渡到存量市场阶段。

而加大力度开拓海外市场、将中国汽车推向全球市场,注定是这一代中国汽车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必修课,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品牌的新机遇。坚信长期主义、同时深耕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北汽集团,将成为助力“中国智造”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开路先锋。打造中国汽车的世界名片,北汽集团自然责无旁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